普通话是建立和推广规范的、全国通用的语言(标准语),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。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准音。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、韵母、声调、音节,以及变调、轻声、儿化等,今天我们的重点是声母的运用与分类:
一、声母
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。(拼音后为例字,下同)
b 巴步别p怕盘扑 m门谋木 f飞付浮
d 低大夺t太同突 m南牛怒 l来吕路
g 哥甘共k枯开狂 h海寒很
j 即结净q齐求轻 x西袖形
zh 知照铡ch 茶产唇sh 诗手生r 日锐荣
z 资走坐c慈蚕存 s丝散颂
“零声母”安言忘云
二、 普通话22个声母中有21个由辅音充当,我们可以根据辅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给声母分类
1、按发音部位分类
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按发间部位分为三大类,细分为七个部位。
1)唇音 以下唇为主动器官,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:
双唇音: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。普通话有3个:b、p、m 。
齿唇音(也称作“唇齿音”):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。普通话只有1个。
2)舌尖音 以舌尖为主动器官,普通话又细分为三个发音部位:
舌尖前音 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角或接近构成阻碍。普通话有3个:z.c.s。
(也叫平舌音)
舌尖中音 舌尖和上齿龈(即上牙床)接角构成阻碍。普通话有4个:
d、t、n、l(也叫舌翘音)
舌尖后音 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。普通话有4个:
zh、ch、sh、r。(也叫翘舌音)
3)舌面音 以舌面为主动器官,普通话又细分为两个发音部位:
舌面前音: 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。普通话有3个:
j、q、x。
舌面后音:(也称作“舌根音”):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